close

IMG_5461  

有人寄給我一篇:[用慈悲喚醒更生人].我也曾在慈濟月刊上看過,描述的更多...

人總善記不愉快的事....因為不喜歡,就希望它不存在....


人有"感覺",不論是:生氣,害怕,難過,想念,傷心....


我接納我的情緒,我也在學習中,學習在思考後想辦法排解難過的情緒.


沒有太多人教我們如何"化解"情緒,情緒管理要教也要學.


懂得用另外的情緒去取代它是聰明的人.能化解放下是有智慧和有慈悲心的人.


我會生氣我也會埋怨自己的無力感,但我不恨.

我生氣起因:無明.面臨困難挫折沒有勇氣和智慧.

,生氣也是我自己"發覺""體會""存在"的種種感受..


繪本:[我的感覺](天下雜誌出版): 


生氣是一種期待落空,願望達成受阻或需求滿足受挫的感受,生氣的情緒有時會讓人有發洩的衝動,

但這些強烈的情緒常會阻礙理性的思考.希望學習以合宜的方式表達生氣,而能被理解和接受.


所謂:

[聖人求心不求佛,凡人求佛不求心.]


有時總在想:要人傾聽,也好像不太對?(不過有時在講的過程當中,會覺事情也沒那麼嚴重,自己就會放下了.)


 


聯合報副刊中,"白先勇"為好友"奚淞"在畫展之前寫過一篇文章:[走過光陰歸於平淡---奚淞的禪畫]介紹他的人生與畫境.


奚淞他提了悟佛陀教誨緣起緣滅生命無常的真諦,


引用[金剛經]:一切有為法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夢幻泡影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如露亦如電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應作如是觀


白先勇:[奚淞的人生經歷過幾次大轉折,尤其是親人的喪離,心靈受到天崩地裂的震撼,開始暸解到:在一切因緣的生滅變化中,親之死原是一種恩寵和慈悲示現,使有機會痛切的直視無常本質,並從中漸漸得到對生命疑慮的釋然解脫罷.]


白先勇說奚淞的觀音畫像不知曾經撫慰過多少人一顆惶惶忐忑的心.(能給人一片安詳那就是最動人的...)


 


李商隱有一首七絕頗受奚淞喜愛:


 [荷葉生時春長恨,荷葉枯時秋恨成.

深知身在情長在,悵望江頭江水聲.]


白先勇:在熙熙攘攘的人生道上,能有好友互相扶持共度一段,也是幸福.


有人形容:凡人一出生就帶三分病,大師常帶九分病.(這個病就是煩惱,大師要承擔眾生的業力,煩惱眾生不能悟道....)


你看證嚴上人,聖嚴法師,星雲法師,人間導師印順法師....哪一個不是體弱多病?他們的煩惱多更多,只是他們"不執著"於煩惱.


也正因他們身體不好,才更能體會世間疾苦,也才能有:[人傷我痛,人苦我悲.]那種悲天憫人的大愛胸襟.
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孟涵心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