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淡水馬偕長老教會禮拜堂

 

淡水鎮,舊名「滬尾」,而「淡水」則是一個總稱,泛指淡水河流域一帶,甚至是整個北台灣。關於「滬尾」這個名稱的緣由,有兩種說法:一說是原居於此的凱達格蘭族語之音譯;一說認為淡水從前有許多捕魚的石滬,在石滬尾端的村莊自然就叫「滬尾」了。而隨著港口的日漸發展,「淡水」的名稱也逐漸取代了「滬尾」。

 

1879年馬偕博士為加強醫療工作所建,融合中西建築特色,有閩南式的屋頂、西洋式的拱形門窗,目前已成為淡水教會馬偕史蹟館。

 

1872年馬偕牧師來到淡水,從此和這塊土地結下不解之緣。馬偕(George LeslieMackay)生於1844年,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蘇格蘭移民家庭,1871年接獲加拿大海外宣教會的派令,來到高雄,當時南部的英國長老會已有不錯的發展,他便在此觀摩並學習簡單的台灣話,來到淡水後,馬偕孤獨的展開佈道工作,憑著堅定的信仰,慈悲的胸懷及不屈不撓的毅力,逐漸獲得當地居民的認同,於1973年成立台灣北部第一所教會(淡水禮拜堂),馬偕在淡水,不僅著重宣教,對教育及醫療的推廣普及更是不遺餘力,全台第一間醫院馬偕醫館、第一家女子學校淡水女學校,都是他所創建,1878年馬偕與本地人張聰明女士成婚,台灣儼然已是他心目中認同摯愛的另一個故鄉。

 

淡水美麗的夕照是許多人共同難忘的回憶,當天幕逐漸拉下時山、水之間交錯成一幅美麗變幻的河岸景緻,到了夜晚在明月相伴、海風的吹拂下欣賞淡水夜景,讓人流連忘返。

 

走在老街旁的林蔭步道,令你更親近淡水河岸,累了就坐在咖啡座椅區、觀潮灣休息。散步到小漁港附近時,可以看到八棵百年榕樹,經常吸引遊客駐足、垂釣。淡水暮色是許多到此一遊的旅人最美麗的期待。一到傍晚,渡船碼頭邊聚集著等待的人群,落日餘暉映照水面,襯著渡船歸人的遠影,一片河光山色,煞是醉人。

 

自從十六世紀新航路發現之後,西歐的航海強權國家逐漸由海路到東方尋求貿易利益。當時,荷蘭與西班牙兩個國家分別登陸了台灣,並劃定範圍實施統治。荷蘭人控制南部;而西班牙人佔有北部。為了鞏固統治權力,他們都選擇在港口要衝處,建造防衛性極高的要塞作為據點。荷蘭人於1624在今天的安平及台南市一帶,建造了「熱蘭遮城」。而西班牙人則在1626於北部雞籠(今基隆)外的社寮島(今和平島)上建造了「聖薩爾瓦多城」(San Salvador),並於1628在滬尾(今淡水)建造了「聖多明哥城」(Santo Domingo),即建造於今日的紅毛城附近。

 

西人將淡水作為統治淡水河的中樞,1632西人進駐台北盆地,降服沿河諸「番社」,闢淡水至基隆之陸路(約今陽金公路),或航由基隆河通往基隆,並也擴及勢力至新竹一帶。而天主教神父也隨行到此宣教,建教堂教化番民(滬尾文史工作室 nd)。

 

「聖多明哥城」原本是以木頭築成,因曾被原住民焚毀,台灣長官赫爾南勒茲1637年以石材重建。可是工事完成後沒多久,菲律賓總督科奎拉Sebastián Hurtado de Corcuera)就決定從淡水撤軍,下令摧毀「聖多明哥城」(李毓中,2006102-103)。荷蘭人攻佔北台灣後,於1644年春天從運來建材和匠人,在聖多明哥城的原址附近重新築城,命名為「安東尼堡」。由於漢人稱荷蘭人為「紅毛」、「紅夷」,此城因而被民間稱為「紅毛城」迄今(滬尾文史工作室 nd)。

 

紅毛城是國家的一級古蹟,也是淡水歷史文化的表徵,更可視為見證台灣三百餘年滄桑的縮影。

 

  十七世紀是歐洲六強逐鹿亞洲的時代。以菲律賓群島為基地的西 班牙人,為了和葡萄牙、英國和荷蘭競爭中國和日本的貿易,於1626 年佔領基隆,與分佔台南安平的荷蘭人南北對峙。為有效經略台北並 加強對中、日的貿易往來,荷蘭遂在1629年秋天率艦入駐淡水,並在 當時奎柔山的前緣築城鎮守。選擇此處是由於其可俯控淡水河口和附 近海面,自古以來素為兵家必爭之地。城名取為「聖多明哥城」,並與稱為「聖薩爾多城」的基隆城,互為犄角,自此開始殖民北台灣。

 

  西人將淡水作為統治淡水河的中樞,1632年西人進駐台北盆地,降服沿河諸「番社」,闢淡水至基隆之陸路(約今陽金公路),或航 由基隆河通往基隆,並也擴及勢力至新竹一帶。而天主教神也父也隨 行到此宣教,建教堂教化番民。1636年淡水土著不堪西人壓迫,遂群 起搗毀淡水城、殺駐兵、焚教堂。之後,雖西人平亂並重新築城,但 不久荷蘭人北上,於1642年乘西人有事於呂宋,而攻佔基隆,並「不戰而下淡水之城」。

 

  荷蘭人於1644年春天,由台南運來建材和匠人,重新築城,至16 44年底完工,城名「安東尼堡」。由於中國人稱荷蘭人為「紅毛」、 「紅夷」,此城因而被民間稱為「紅毛城」迄今。荷蘭人經略淡水,乃希望以此港為中、日貿易之中途站,而對水、陸的開闢,均是為便 利硫磺、鹿皮及土產貨物的運銷,惟守軍與土著常發生衝突成效不大。

 

  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之荷蘭人,淡水之荷蘭人見大勢已去遂而撤走。後來,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,曾命左武衛何祐駐防淡 水,重修紅毛城。鄭氏降清以後,紅毛城則任其圮廢。清初葉,由於 北台私墾者眾多,帶來了撫番、治安和海防的需要,1724年淡水廳同 知王汧重修此城,增設城牆和城門以強化防務。但由於防守形勢的改
變,紅毛城漸漸失去防衛機能,年久無用而成廢墟。

 

  直到天津條約後,淡水依約成為通商港口,英國人在1867年租得 此「荷蘭舊城堡」為領事館,以每年白 十兩 為租金與清廷簽下永久租約,同時以一佰 五十兩 大肆整修。

 

  荷人建此城堡時,採用雙穹窿井字型交錯的結構,底層南北向雙 弧,上層東西向,上下交丁錯疊,牆後1.9公尺 ,內磚外石極為牢固 。英國人在屋頂加雉堞、角樓。在南牆增加露台和其上的雉堞、槍眼。建材均來自福建。此外,也在西邊建房舍作為廚房、衛生間和放封 院。並搬來廢棄的古砲台佈置庭園。更將城堡外表塗為紅色。至此, 此荷蘭古堡已成英式城砦。英人使用時樓上作為辦公室,有領事辦公室、會計室、秘書室和簽證室,底樓則為地牢,以執行條約中「領事 裁判權」之用(日治後作為員工宿舍)。目前尚遺有不少珍貴遺跡。

 

  日本領台後英領事館曾向日本重提租約,於1912年獲同意,1941 年珍珠港事件後,日本人接收紅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。翌年三月 ,英人重新復館直民國六十一年,中英斷交而撤館,由英國託澳大利 亞大使館代為管理,後澳國再與我國斷交,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,中美斷交後再移北美在台協會代管。此間國人一直把「紅毛城」視 為「國恥」,民間一直要求並籲政府拿出魄力要回「紅毛城」,直到 1980年經外交部的奔走和教會的斡旋,方以 六月三十日 上午交回台灣,再此整修後供國人參觀。

 


紅毛城,古稱「聖多明哥城」、「安東尼堡」,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。該城最早是在1628由當時佔領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,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,1644荷蘭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,又命名為「安東尼堡」,1867以後曾經被英國政府長期租用,被當成是英國領事館的辦公地點,一直到1980,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。紅毛城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,同時也是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家一級古蹟

 

淡水紅毛城距今有四百多年歷史是淡水最耀眼的古蹟建築。

 

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侵略淡水,為鞏固其在北台灣的殖民事業,遂在此建「聖多明哥城」為軍事基地;西元1642年,荷蘭人驅逐了西人,在舊址重建該城,當時稱荷蘭人為「紅毛」,因此「紅毛城」之名也沿用至今。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走荷蘭人,此城為明鄭所有,直到西元1681年明鄭重修此城,並派有駐軍。兩年後台灣入清版圖。西元1724年(雍正二年)清朝重修已傾圯的紅毛城,而清軍駐紮在此直至嘉慶皇帝時才移駐別處。西元1867年為英國所租借,乃大肆整修,並在東側建「英國領事館」,做為官邸。領事館的紅色拱廊、綠瓶欄杆,與紅毛城相互輝映,增色不少。  

 

紅毛城一直到西元1980年,才由我國收回接管,並評定為一級古蹟。由紅毛城俯視淡水河,形勢險要,「戌台夕照」素為淡水八景之一,集古蹟與勝景於一處。遊罷紅毛城,若時間充裕不妨到對面咖啡館或庭園餐廳小坐片刻。此區位在河堤公園上方,坐在小館中,悠閒的啜飲一杯咖啡,或品嚐海鮮,欣賞眼前淡水河口、觀音山景的自然風光,真是一大享受!

 


 

八里左岸

 

八里鄉早期因為有豐富的漁業資源,和可耕種的河濱平地,很早就有原住民居住於此,其後成為移墾的據點,並為淡水河口最早發展之商港,後因港口淤積而沒落,但也因此保留濃厚的人文氣息及豐富的自然資源,和淡水河右岸各自呈現不同風貌,成為近來熱門的觀光景點。從八里渡船頭到十三行博物館之間,目前規劃有完善的自行車道,並設置休閒設施以供遊憩,很適合租借腳踏車,沿路賞玩左岸各個景點。

 


 

八里左岸

 

「淡水漁人碼頭」是新北市府近期開發成多功能的休閒漁港,擁有美輪美奐的浮動碼頭及寬廣的港區公園,另外並有跨越港區專供行人觀景的船形景觀大橋。於碼頭上還設有330多公尺的木棧道,倚靠圍欄迎風欣賞著淡水河口的景緻,是一種悠閒的享受,傍晚十分的漁人碼頭更是欣賞夕照的最佳去處之一。

「淡水漁人碼頭」原是漁港,近期開發成多功能的休閒漁港,不僅有一座美麗的浮動碼頭,還有木棧道、堤岸咖啡和公園。有著美麗又浪漫的景緻,總是吸引許多歌星也都會選擇此地做演唱活動;以及畫家、攝影家為捕捉美景而每每流連忘返。

 

 每到傍晚,緊張工作一天的人們,或攜家帶眷,或成雙成對來到海邊,欣賞落日餘輝,一解整天的疲倦!

 

坐落於淡水漁人碼頭內,緊鄰淡水出海口,
遠可眺望觀音山及八里渡輪,坐擁絕美景致,
不論是觀山海或是凝望淡水夕照,都讓人驚豔不已!

飯店外型仿若一艘巨型郵輪,
飯店外圍並有商店街與藝術大街,提供旅人休憩。

飯店旁伴隨著聞名台灣的超級旋轉觀景塔----情人塔,
塔高計100公尺,每次可容納80人,可飽覽淡海360度全視野景觀,
登上塔高,可遠眺台灣海峽以及觀音山景致。
不論是迷濛細雨,或是金紗般清晨與如同詩畫的日落黃昏,皆能看見不同景致之美。

 

 

十三行博物館

 

十三行博物館」位在淡水河口南岸的八里區,一側是蔚藍的淡水河域,一側則是青鬱的觀音山。同時此處也是眺望淡水八里河海的最佳地點,優美的景色絕對讓人不虛此行。「十三行博物館」目前保留並同時展示許多先民的遺跡,這些遺跡多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的台灣史前鐵器時代文化,且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有關。「十三行博物館」透過設立時光空橋的方式,將珍貴的史前遺址介紹給所有的遊客,並同時不定期舉辦各式各樣的特展。

 

『十三行遺址』是國定第二級遺址,民國87年政府將這片遺址保留地興建為目前的「十三行博物館」,建築外型相當的特殊,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,不但曾經獲得各種建築獎獎項,也是近年來頗受注目的建築。


 

關渡:水鳥造型路燈

 

淡水美麗的夕照是許多人共同難忘的回憶,當天幕逐漸拉下時山、水之間交錯成一幅美麗變幻的河岸景緻,到了夜晚在明月相伴、海風的吹拂下欣賞淡水夜景,讓人流連忘返。

 

走在老街旁的林蔭步道,令你更親近淡水河岸,累了就坐在咖啡座椅區、觀潮灣休息。散步到小漁港附近時,可以看到八棵百年榕樹,經常吸引遊客駐足、垂釣。淡水暮色是許多到此一遊的旅人最美麗的期待。一到傍晚,渡船碼頭邊聚集著等待的人群,落日餘暉映照水面,襯著渡船歸人的遠影,一片河光山色,煞是醉人。

 

 

淡江中學

 


 

小白宮

 

小白宮,正立面向南,面對淡水河,有十一個半圓拱圈,東、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。規律對稱的拱圈,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美感。東、西、南三面的拱券迴廊,除視覺效果外還可增加光照面積,使每一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與視野。門窗的位置均與迴廊拱圈相呼應,除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外,更便於由室內觀賞室外景色。迴廊每一扇門窗上,都附有木質的活動百葉窗,作為調節光線及加強遮陽效果之用。屋頂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,方便排水,亦可增高室內空間或作成閣樓使用,同時具有隔熱作用。屋頂上設有煙囪,是壁爐設備,壁爐主要作為取暖及防潮用。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基座,外側周圍則留有通風口,基座抬高約 一公尺 ,既可防潮又能表現出主人之尊貴氣派。

 

小白宮:(前清總稅務司官邸) 為西班牙式1864年建『白堊迴廊』的洋房,官邸屬於殖民地式建築,有涼臺的設置、落地門窗、煙囪等等。特徵為建築體地基抬高約三呎設有通氣孔可防潮,擁有寬敞的庭園空間,被暱稱為小白宮。視野佳,可將淡水河和觀音山的景色一覽無遺。

 

 


 

真理大學(理學堂大書院)

 

源自 一八七二年三月九日 ,加拿大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叡理博士(Rev. Dr. George Leslie Mackay)登陸淡水,作佈教、教育及醫療工作。擇定淡水砲台埔小山丘上(真理大學現址),興建校舍,並親自規劃監工,1882年校舍建成後,為感念其家鄉安大略省牛津郡(Oxford County)居民的捐助,遂命名為Oxford College,中文名為:理學堂大書院,後人稱之為牛津學堂。當時所授的課程,除了神學聖經道理,尚有社會學的歷史、倫理、中國字部、中國歷史,自然科學的天文、地理、地質、植物、動物、礦物以及醫學理念、解剖學及臨床實習等,是台灣通識課程的先驅、教育史上最早的西式學校,也是當今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學校。


 

 


 

真理大學

 

(因轉換搬遷部落格導致照片遺失,待補中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孟涵心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