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河岸邊幾株高大的苦楝都盛開了,粉暈淺紫一片,在春天的風裡細細搖曳,像粉妝玉琢的嬌羞女子,帶著濃郁的香。
古代詠楝花的詩頗多,「楝花開後風光好,梅子黃時雨意濃」,大多是寫春雨季節,清明穀雨時的風景。被引用頗多的是晚唐溫庭筠的一首:「院裡鶯歌歇,牆頭蝶舞孤;天香薰羽葆,宮紫暈流蘇。晻暖送青瑣,氤氳向畫圖;只應春惜別,留與博山爐 。」講色彩,講形狀的細碎如流蘇,講氣味的留駐。
我常記得的是宋謝逸的句子:「楝花飄砌,簌簌清香細」,走在苦楝樹下,翠綠細葉間一叢叢紫暈在清風中簌簌飛揚,一陣一陣清香,地上堆滿飄落的細細花蕊,謝逸的「飄」「細」「香」和「簌簌」都用得神似。⋯⋯
然而雨來了,雨橫風狂,輕細的楝花很快就飄落,若是春光春雨春霧,就可以且行且駐,好好賞一回迷濛如夢的楝花。
其實看楝花時最常想到的詩是白居易的「花非花,霧非霧⋯⋯」也不是「春夢」也非「朝雲」,在存在與不存在之間,恍兮惚兮,便更近似自己走在漠漠春日裡不知是喜悅不知是感傷的心事重重吧⋯⋯(蔣勳)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