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瓣蓮(千葉蓮)

荷花自古就有許多不同的名稱,例如荷華、蓮花、荷、芙渠()、芙蓉等,在我國的文獻中很早就有記載,例如<詩經>鄭風:「山有扶蘇,隰有荷華。」


提到「蓮」「荷」,常有人問到他們的不同,其實兩個名稱指的都是同一種植物然而古人指的「荷」與「蓮」則是指其不同的部位,東漢鄭玄的<毛詩鄭箋>:「芙蕖之莖曰荷。」明朝毛晉注解的<陸氏詩疏廣要>:「荷以何(ㄏㄜˋ)物為義,故通于負荷之字。」認為荷有負荷的意思,可以把葉支撐起來。漢代許慎的<說文解字>則有不同的見解:「荷,芙渠葉。」他認為荷是指荷花的葉子,使得荷所指的部位出現了第二種說法。


對於「蓮」的說法則相當一致,都是指他的「果實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蓮蓬(花托)這個部位,例如<爾雅.釋草>:「荷,芙渠;其莖茄,其葉蕸,其本蔤,其華菡萏,其實蓮,其根藕,其中的,的中薏。」三國時代吳國陸璣<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>也說:「荷,芙渠;江東呼荷,其莖茄,其葉蕸,其花未發為菡萏,已發為芙渠,其實蓮。」陸璣和<爾雅>所稱的蓮都是指荷花的果實。綜合以上古籍所載的訊息,得知:荷和蓮最早是分別指稱植物的不同部位,不過日久之後,便形混淆了,現在以「荷」跟「蓮」稱呼整個植株,已成現代約定俗成的習慣了。

 

【菡萏】即蓮花,或指未開之蓮花。《爾雅》:「荷,芙蕖……其華菡萏。」《詩傳》雲:「荷華也。」《說文》作菡萏,雲:「無蕖未發為菡萏,已發為夫容。」《易林》雲:「菡萏未華是。」《本草綱目》:「菡萏,函合未發之意。」唐代劉商《詠雙開蓮花》:「菡萏新花曉並開,濃妝美笑面相隈。」明李夢陽《去婦詞》:「菡萏鴛鴦不羨,人生一別何由見。」唐李商隱《贈荷花》:「世間花葉不相倫,花入金盆葉作塵。惟不綠荷紅菡萏,卷舒開合任天真。」緗房指蓮花,或作「緗荷」。 緗,原意為淺黃色,因蓮蕊黃色,故稱蓮花為「緗房」。晉孫楚《蓮華賦》:「潛緗房之奧秘兮,含珍藕之甘腴。」劉宋鮑照《芙蓉賦》:「森紫葉以上擢,紛緗蕊而下傾。」唐王勃《採蓮賦》:「折紺房與緗的,攪紅葩及碧枝。」朱昂《水龍吟-白蓮》詞:「記輕舟琪倚,緗房翠蓋,塵不染,花深處。」

 

 

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孟涵心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