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經.小雅/蓼莪:

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拊我畜我,長我育我;
顧我復我,出入腹我。欲報之德,昊天罔極!

[清代方玉潤曾評"蓼莪"為:幾於一字一淚,可抵一部"孝經"讀.]
 

 

沈德潛於"說詩晬語":其言淺,其情深也."云何報得父母恩?!

電影[東京物語]充分反映出年老父母的失落感。父母終生勞苦,就是為了孩子日後的成就,但孩子一個個長大按父母期望為事業打拼之後,勢必就得遠離父母,忙到當父母去探望時,竟連抽空的時間都沒有。
東京物語也反映著父母用同樣的心養育子女,各個子女對父母親孝心卻有差別,這很難用道理講明、只能稱之緣分的人之常情。
寡嫂跟未婚小姑說:「等妳有了自己的生活,也不得不這樣。人都是最愛惜自己的生活的。儘管不願意,我們都不得不改變。」一句話,道出對離開父母的兒女的寬囿。
人生豈不正是這樣?父母含辛茹苦,正是為了孩子的展翅高飛。但孩子展翅高飛之時,也是走出自己的世界遠離父母之刻。最終是白髮兩鬢。

父母恩重難報經:(十恩)
 
第一:懷胎守護恩

第二:臨產受苦恩

第三:生子忘憂恩

第四:咽苦吐甘恩

第五:迴乾就濕恩

第六:哺乳養育恩

第七:洗濯不淨恩

第八:遠行憶念恩

第九:深加體恤恩

第十:究竟憐憫恩

女兒問我:可不可以和外婆一起看大愛劇場[幸福的青鳥].一向不太看電視也不太有空看電視的我,倒很好奇一個八歲小女孩到底看懂劇情內容嗎?坐在她身旁陪她看了一小片段.看到"幸福的青鳥"劇中陳博正主演的父親對孩子要到外地發展非常反對甚至以死威脅.他認定:[家是愛的凝聚.他要孩子永不分離,"永不分離"才是家的定義.]當孩子堅決出走,他自怨自哀尋短見說自己是孩子的累贅,只會給孩子阻擋而已.陳博正對當護士的小女兒陳仙梅說:因為[對一個老人而言:孤單比死亡還要可怕!]他舉女兒每回寫信告訴爸爸那位得癌症的孤單老人的例,爸爸每次都為他感到難過.因為那老人每回到醫院看病的目的,不是因為看病而是只為了想看到照顧他的醫生和護士.爸爸怕你們離開應該也是一樣的原因.(最後劇中陳博正告訴兒女:再怎麼不捨,還是高興的給孩子祝福.是"真愛"讓他選擇放孩子飛向未來.)
聯想起聯合報幾日前內容,凌峰嫁女.凌峰說:[婚姻是一種妥協藝術,記住該記住的;忘記該忘記的.]

 昨天堂哥送我幾張游泳券讓我帶一群孩子到游池戲水.逢星期日泳池爆滿,彷彿下水餃般擁擠.孩子們說不要我照顧,他們要挑戰最刺激的滑水道,要我在滑水道底下等候,迎接他們滑下來勝利歡呼的那一刻.也想起堂哥說:他讓他家小學三年級兒子到竹崎鄉的某寺去上佛學營,問我要不要也讓我家同齡兒子也去體驗.要在那過夜五天,心裡猶豫著.從沒放手讓他離開家人,反而有點放心不下.想起以前爸爸不放心讓我去學游泳,我對爸爸說:[放心!我學會了就少了溺斃的風險也會懂得避免危險.]

游泳後回到家,爸爸問一群孫子:[你們誰會游泳了?一定要學會游泳才可以避免溺水的危險.]一句話"敲在心上".這不正是我當初告訴爸爸:"要學會放手不要擔心!"的安慰話嗎?怎麼輪到自己卻"放不開"了呢?

放手和放心正是我得面對和學習的考題.

 

 假如孩子是一根堅挺峭直的翠竹,那麼就別去修枝壓條,硬要他們長得亭亭如蓋!

 假如孩子是一株默默散發生命力的小草,那就別期望他長成參天大樹!

 假如孩子是潺潺的流水,就別希望他成為氣勢磅礡的大瀑布!

 假如孩子是隨風款擺的楊柳,就別要求他變成蚻枝盤結的老松。~網路文章
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孟涵心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